正拓动态
行业新闻
拓展资讯
夏令营
冬令营
研学旅行
其他

正拓夏令营-孩子的问题一部分源于父母?80%的家长都有,谨记

时间:2017-03-10











一位读者妈妈发私信说,小学开学有一段时间了,本以为女儿长大了一岁,能在新学期变得勤快、懂事一点。可是女儿最近这股子磨蹭劲儿,都快把自己逼成“催命三娘”了:



?



早晨催起床:



叫第1遍不起,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声,叫第3遍才不情愿地起来,眯着眼磨磨蹭蹭穿衣服。



?



回家催作业:



写个作业拖拖拉拉,刚坐下没5分钟,就嚷着要喝水,一会又想吃水果,一会又想上厕所。本来作业不多,非得磨蹭到八九点才写完。



?



晚上催睡觉:



都是快10点半了,女儿还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。催一声没动静,再催她就急眼。












拖拖拉拉似乎是孩子们的通病,很多妈妈一聊起这个话题来就滔滔不绝,一把辛酸泪。那么,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这样呢?为什么怎么催都改不了呢?



?






?



01



其实孩子也想快,可就是快不起来



?



大部分处于幼儿园、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,神经、肌肉发育不成熟,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差,大脑和手脚的配合不是那么灵活,所以他们在完成一些精细动作时会比较吃力,在穿衣服、系扣子、用筷子、握笔时会显得“磨蹭”“拖拉”。心有余而力不足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



?



这时候,如果父母再催促、责骂,孩子一着急反而更加手忙脚乱,什么都做不好,然后就会招来父母更多的催促、责骂……最终落入一个恶性循环。



?










02



很多孩子的磨蹭,是我们催出来的



?



孩子做事一慢,我们就忍不住去催催催,希望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苦口婆心,以后“不待扬鞭自奋蹄”。



?



可实际上,我们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!



?



我们回看一下文章开头提到的例子:一位妈妈说,女儿窝在沙发上看动画到10点多,催三遍才肯乖乖睡觉。



?



那么问题来了:女儿真的不知道10点半就应该准备洗漱睡觉了吗?







其实,这些规则女儿都知道、都明白。而她之所以会赖着不动,是因为对妈妈长时间的唠叨、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赖。



?



当妈妈催第一遍的时候,她一点都不在乎,因为她知道妈妈只是打个预防针,反正还会再催的,于是继续安心看电视;



?



当妈妈催第二遍的时候,她心里有点准备了,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,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;



?



当妈妈催第三遍的时候,她知道妈妈真的发火了,再不去睡觉真的会挨揍,所以才起身去洗漱、准备睡觉。



?



时间长了,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“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”,而是“妈妈有没有催”。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,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。














03



父母帮得越多,孩子越磨蹭



?



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,就给孩子喂饭,不让孩子自己吃了;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,就去帮孩子收拾;嫌孩子穿衣服慢,怕上学迟到,就帮孩子穿衣服……



?



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,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,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、成长的机会,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、穿衣服了,咱家的还得喂、还给帮忙穿衣服。



?



而且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,还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,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、想磨蹭就磨蹭,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“擦屁股”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解决办法









给孩子制定小规矩




无规矩不成方圆,如果家长不告诉孩子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,那估计以孩子们自由的天性,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吧?所以,给孩子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,更能帮助孩子提高写作业的效率。







但是,家长千万不要把制定规矩的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,制定好后直接告诉孩子,让他去执行就好了。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,毕竟孩子是这套规矩的受益方和执行方,他们有权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想法。而且让孩子参与制定,他才会更愿意去遵守。







为什么家长经常催促孩子都不管用?就是因为家长的这种做法让孩子产生了敌意,于是就以不听话来挑战家长的权威。







家长可以试着跟孩子商量:







●?规定孩子什么时间可以看电视?一次可以看多久?




● 写作业期间,没有特殊情况,规定孩子走出房间或上厕所的次数;



● 如果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,会给予适当惩罚;



● 如果孩子做得好,也可以适当给些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。







规矩一旦制定,就一定要严格执行。如果孩子能够每天坚持按规矩办事,那很快就会养成习惯。而习惯一旦养成,都不用家长催着写作业,孩子自己就会主动学习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做游戏训练孩子注意力








为什么同样一份作业,有的孩子半小时就做完了,而有的孩子却要花两个小时才完成?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效率,而高效率的来源是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。







比如,在一张含有30个小方格的表中,将1-30的数字打乱顺序后写在表格里 ,然后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30,要边读边指出数字,家长在一边计时。







一般情况下,7-8岁的孩子按顺序找完30个数字的时间是35-55秒;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30-35秒,而一些反应比较快的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。







像这样,让孩子每天训练一遍,表格里的数字可以经常变换,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!这种方式简单有趣,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。数学家杨乐、张广厚,小时候都曾采用这个方法,不仅能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,还可以提高做题速度







除了做益智游戏,还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锻炼观察力、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图文,如走迷宫等。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可过长,但可以逐渐延长练习时间,重点是要每天坚持练。















孩子写作业时,家长应该干什么









给孩子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







从硬件条件说起,房间的光线应该充足,如果使用台灯,一定不能刺激孩子的眼睛;另外,用来学习的桌子也要干净整洁,配合桌子的椅子要高低适中……如果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满足孩子,那就别怪孩子坐不住了。当然,大多数家长是一定能做得到的。







另外,在孩子学习时,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。不要孩子在房间写作业,而你在外面看电视或讲电话,还很大声音,这让孩子怎么专心学习?尤其是一些需要背诵记忆的学习内容,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中更是学不下去。







一个好的学习环境,是孩子爱上学习的前提。















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







有些家长,说好听一点是陪着孩子写作业,实际上却像监工一样盯着孩子写。过程中,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错误,或者字迹不工整了,就马上出声阻止孩子,告诉孩子哪里错了,根本不给孩子自己试错和检查的机会。







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总是屡错不改,还会忍不住在一旁指责:“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,这样做不对,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呢?榆木疙瘩。”本来孩子学习时就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,结果被家长这么一“盯”,整个人都会处于紧张的状态,生怕哪里做的不对,被家长批评。







久而久之,孩子写作业时的关注点不再是学习,而是家长什么时候会离开?甚至会在脑子里幻想家长会因为一些什么事情而出去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,又怎么能写好作业?于是被家长一顿埋怨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,最后产生厌学情绪。







家长不要以为陪孩子写作业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,实际上却恰恰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。一般孩子写作业时,家长尽量不要在旁边看着,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做。如果实在不放心,那就拿本书坐在远处自己看,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气氛。当孩子遇到难题时,自然会主动找你解决的。








孩子做作业磨蹭,绝不只是一个学习上的坏习惯,它也会慢慢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发展。所以,家长一定要学会上面的方法,不用唠唠叨叨,让孩子主动写作业。